1 ) 朱砂没有红土为贵
因为一些原因,空闲阶段比较多,所以我也抽空看了看一些当年错过的高分剧,比方说《我的团长我的团》、《士兵突击》。然后看到这部《我的兄弟叫顺溜》的09年收视冠军剧。
说实话,因为前两部剧的珠玉在前,《顺溜》的差距实在是太大了。这个差距靠演员演技的弥补是完全不能来满足的。特别是太多的前后矛盾。
这部剧截止到我看到的第七集,我没有去深抠剧情的情况下,已经在相当多地方让我无比迷惑了。
第一,糟糕的剧情分配。六分区刚刚建立,根据老六在总部开会时候说的,他手下其实最多就有一个加强连的正规军(实际上肯定没有,这是一个只有三营,三营下只有一个三连的司令,八个班的司令),他手下的人满打满算可能也就百十来号人,这可能还得算上民兵游击队。然后,大司令让这么一个队伍去和国民党的一个师合作。。。一个师,一个抗战时期的国民革命军正规军的师跟一个加强连合作。。。我和科比合砍81分的感觉。
第二,编剧导演数学极差。如果说上面的这个问题算是剧情安排漏洞,下面的这些问题简直就是侮辱智商。小黄庄战役前,六司令问手下的战士,当时战士们背的都是拉栓步枪,一个人三到八发子弹不等。为了顺溜这个神枪手,特地给了他凑了50发子弹。这里这么设计我能理解,根据地艰苦,弹药枪支紧缺。然后进入战斗,冲锋枪哒哒哒,轻机枪突突突????大哥,您说好的子弹紧缺呢?就那么几口子人,那么几发子弹还那么用,楞打了几个小时的局部战争?鬼子还吃了顿饭?吃饭完了冲击的时候共军还有子弹?还有那个一分区司令,几里地的距离打了那么久楞跑到了鬼子吃饭前,还摸不清具体方位。我这么说吧,一个普通人,一小时溜达着走十里路,您这可是急行军。还有顺溜的那个枪,打一枪换一把,大哥您这是栓动步枪,拉一下大栓还能再打,吃饱了撑的啊,找俩人一个传递枪,一个上一次子弹就上一发?后来终于没子弹了,我一瞅,哦为了增加悲壮气氛,钢笔小哥死了。。。再到最后,类似狼牙山五壮士似的男模排队,往多说十几个人,结果鬼子听到枪声回头了……大哥,前面就是您的伪军部队,冲破这十几个人不比回头打一分区的包夹部队强?然后清点战场,日军损伤近百人,六分区死了十七个人……战损比接近一比六?!这是一场近距离遭遇战,面对实力人数都占优的日军“精锐”部队,那边死了近百人,您这十七个人?包括俩班长?行吧,六司令治下英勇善战。然后,后面的台词六分区刚满月,战士们主要是新兵……这都不是英勇善战,这特么就叫天赋异禀。结果后面的剧情,什么上山鬼子打头下山鬼子打脚。这玩意像是一个老兵能说出来的话吗?要是新兵,好家伙,就这个作战素质居然战损比一比六?这就不仅仅是超人六分区了,这特么就是不识数超人六分区。
第三,让人无语的主角设定。顺溜出现的时候基本上就是个天赋异禀的新兵。所以会乱开枪打自己领导。然后,因为这个兵天赋异禀,六司令赐名陈二雷。因为这个兵天赋异禀,六司令赏赐了一把解放战争时期才有的超时空枪。因为这个兵天赋异禀,这个兵三番五次的部队集结训练不出席,最后不得不营长亲自出来处罚。因为这个兵天赋异禀,结果我看完这个兵训练结果:跑动优秀,射击优秀。战术素养极差,近身拼刺刀极差,堑壕战单兵素质极差。感觉上就像是一个作文写得特别好的学生因为作文写得好,语文课不上,数学英语课翘了,逼得教务主任亲自出来处罚?!要知道,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共军部队一直以军纪优良文明。世纪初出了个李云龙,好家伙,抗战片共军领导层算是放了羊了,基层干部就没一个听指挥的。这也就忍了,起码那些都是老干部,有经验有判断。顺溜一个新兵不训练天天砍人家柱子炖竹子搞科研也让我忍?士兵无组织无纪律,结果怎么着,到第七集天天这货出去打野?!您这么安排是生怕顺溜有组织有纪律了是吧?
把主角设置成一个除了有射击天赋外无法无天口无遮拦无组织无纪律一嘴片汤话还又轴又拧的没见过世面的野孩子?所有人还得宠着他,哄着他?许三多虽然也这样又轴又拧,但起码许三多是每一件事都在努力把上级安排的事情做好,哪怕他做不好,哪怕他特别费班长,起码我们能看到许三多人物弧光的一面。顺溜?你无组织无纪律-我枪法好;你暴露队伍行踪-我枪法好;你训练科目表现糟糕-我枪法好;你破坏群众财物-我给他磕99个头,他还欠我32根竹子!?这样的主角?七集了,除了枪法好顺溜就只剩下许三多似的执着能被拿出来表扬一下。问题是这俩为数不多的有点还跟当兵和部队培养无关,换句话说,这部26集电视剧走到了四分之一的位置作为头号主角的顺溜零成长……
第四,糟糕的镜头设置。战争镜头一直是我很喜欢的内容,顺溜成功让我戒了。镜头晃来晃去就算了,表现战斗的镜头剪得七零八落。六司令叭叭感慨半天,日军吃了饭拍了照,镜头一转,嘿,您猜怎么着,一司令刚刚冲进镜头跟自己的属下说枪声怎么停了……我明白这是蒙太奇,但这么设置镜头完全没有意义,难不成你在嘲讽一司令听力也有延迟?这就算了,只是我个人看得难受,硬解释也能说得过去。那说一个明显的,部队要转移了,顺溜找消音器不归队。没找到消音器跟着部队走了。然后这个在黄庄丢失的消音器在转移后的新地方被一个老头在地里捡了起来。可能编剧也发现这个问题没法解释,借顺溜的嘴说,这是老天爷赐给他的……咋的,就不能多给几个镜头把这破玩意合理化了?反正已经水了这么多时间,又是炖竹子又是炸膛还能击中目标的,捡个消声器就这么难?这也不说了,前面六司令吃饭的时候吹牛逼:我也有老兵,也练枪法,没有顺溜准。然后一场黄庄战斗后,训练射击的顺口溜是上山打头下山打脚……您老兵都去哪了?非得逼着顺溜这么一个天赋异禀的家伙传授经验?天才的教育模式普通人学起来不比直接学普通人的东西难吗?问题是天才的模式最后就出了个这?
这些东西都是我没有死抠细节,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一下的结果……如果我死抠细节估计这样的毛病我还能找出不少。我并不是说不接受这样的问题,事实上团长也好,士兵突击也罢,各种细节各种剧情漏洞也不少,问题是这些漏洞并不会影响人对于剧情的理解。不会让我有死啦死啦是超人,不会让我有袁朗是天才战术家,不会让我有老七不识数的疑虑。但这部剧到我看到的部分,我只能说我感觉六分区的士兵数是随机变化的,子弹数是随需要变化的,各项军纪军规是弹性变化的。。。这样的感觉非常破坏观感。必须要说明,子弹数这个随需要变化是很多军事题材影视作品的通病,但顺溜这里玩命用反差进行台词和现实对不上的强烈对比给我造成的影响极差。
当然,顺溜这些硬伤是和《团长》《士兵》对比下产生的。在一种降智的抗日神剧里比的话,《顺溜》算是客观严谨那一拨的。起码《顺溜》里的人数不确定是剧情需要,其他神剧里直接正面人物超人化了,剧情什么的可以没有。而《顺溜》最大的“优点”(我真的想不到这居然是优点),就是伪军是垃圾,日军是傻子,但相应的六分区和总部大司令也不咋聪明。换句话说,截止到第七集,这个日伪和共军打的有来有回是因为双方智商都不在家,菜鸡互啄了属于是。而其他的神剧是,正面人物开挂牛逼神挡杀神,日伪军智商堪忧,战斗力挂零。然后就这还能两边打的有来有回裤裆藏雷……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种玩意。
所以,我不确定能不能看下去这个剧,但想想其他对不起观众的神剧,就是我的标题吧《朱砂没有红土为贵》(小声逼逼:七点五分真的给高了)
2 ) 老大爷给我的消音器......
又一部神片诞生了。连美军都极少装备的武器居然在红军中出现,还装备了穿越了的消声器和狙击镜....既然老大爷能捡到消声器 那不如让老大爷直接送一把M82再送一个师的M1坦克,配阿帕奇和F35。
距离卫青带着宋军去打成吉思汗的电视剧恐怕不远了
3 ) 恶搞李欢师长
都知道李欢和“中国兄弟连”里的林副官是同一个人演的,是吧?还有他演过新三国里的吕蒙,是吧?
巧合的事极多,于是忍不住技术控恶搞。
=============================
庆功访谈
庆功是因为师座李欢在片尾收了淮阴城,大功一件。国民革命军花花日报社特地来采访。
记者:师座好,最近在忙什么?
李欢:收编,抢地盘,打顺溜。
(新四军司令陈大雷:抢我的台词?我才是收编,抢地盘,打顺溜呢!)
(记者:两边都在打谁?)
(顺溜:我!我是顺溜….)
记者(星星眼):师座气色不错啊。当初师座第一次出现在新四军司令部时,遍山红叶给您做背景,笑得真是温暖坦诚….很多女观众当场倒戈投向我国民zheng府….
(录音师干咳一声)
记(正色):听说师座早在抗战第一年就与新四军合作?
李:怎么会?
记:当时您在一支叫做中国兄弟连的队伍里跟日本人打过游击,忘了么?
李:没有的事。
记:您对林云副官这个名字难道没有任何印象?
李:没有。
记:奇怪。您跟他长得非常象。而且年龄也符合:37年26岁,到现在就是34岁,正好啊。
李(突然很尴尬):你怎么知道我的年纪?我还担心自己长得太嫩,担待不起少将的军衔呢。
记:哪里。欧洲那边少将梅耶41年上尉,44年就成了34岁的少将师长呢。您37年就挂少校衔,一点不夸张。
记:而且当年的林副官也是警卫连出身。您说过,您手下的55师一直是委座的卫戍部队?
李:是。但是林副官后来做了情报参谋吧。
记:另外有传说,说您的原名是李仲辛,黄埔军校6期毕业,和林副官是同学?
李:军校毕业的学生太多了,想不起来了。
记:看李仲辛的材料,您在总司令部也作过参谋?
李:必经之路么。
记:甚至作战地区都是淞沪战场?
李:战场很大呀,保不齐有几个来历相似的。
记:这么相似的履历,您还不承认吗?
李:流言。
记:那么当时的兄弟连的国军和你的55师怎么都是德式装备?委座手下只有3个地道德械师!
李(投降):那是道具太懒了….
记:好吧。我们听说除了道具以外,您周围的人似乎也挺熊包的。
李:这从何说起?
记:您的参谋长在第一次大规模战斗中,说‘师座,这南阳镇是在西北方向,而炮声是从正南方向传来的。”他说西北的时候,指他的正左边。谁都知道,看地图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如果正南方在他的正前面,那么他的左边应该是东面,怎么可能是西北呢?
李:别管他。那个参谋长是顾长官的小舅子,我不会当真用他,顶多叫他陪吃饭而已。
记:那么新四军司令陈大雷来的时候,你就派参谋长去陪吃咯?
李:那倒没有。我亲自作陪的。
记:师座似乎不胜酒力?
李:很少喝。那瓶红酒都是陈大雷干掉的。
记:果然。喝了一点儿的师座的脸上见喜色,很可爱啊....(又被录音师干咳)….师座不近烟酒,真是偶们年轻人的榜样。
李:我不是在抽烟么?
记:抽烟的人都是通过肺,从鼻孔喷烟。师座陪陈大雷的时候,一直是从嘴里喷,难道您在装样子?
李(尴尬):这都被你看出来了?
记:您知道陈大雷来吃饭之前,说了句很穿越的话么?
李:他说什么?
记:他说,关羽还赴鸿门宴还只带了个周仓呢...
李:他若是关羽,我就是吕蒙。
记(突然很兴奋):那么这是您为什么NG了好几次和刘强对话的原因咯?
李:刘强?
记:就是那个新四军的一战区司令,以前又叫做鲁肃的那个。
李:啊,想起来了,他很面熟。奇怪,不知道为什么,他来找我吵架的时候,我总忍不住叫他大都督。
记:不过对方好像认不出你来了。
李:我也不确认是否以前见过他。那家伙土得掉渣...
记:大概他长得像葛优吧。
记:言归正传,听说师座是淞沪战场这一带数一数二的颜?
李:什么意思?
记:就是帅哥―――新四军里面有一个三营长,但一嘴怪异湖北腔,连个名字都没有。日军里倒是有两个长得顺眼的,但其中一个还是个混血?
李:你怎么看得这么仔细?
记:本职工作。那个混血帅哥来历不明,一不打高官,二不打兵,一共才打死了二个老百姓,一个三营长,一个打酱油的排长,一个陈大雷的老婆(数手指头)...他曾经用狙击步枪瞄准过您,您知道吗?
李:不知道(好险)
记:但他看了半天没开枪,这是为什么呢?
李:你说呢?
记:我猜是帅哥惺惺相惜...
李:什么乱七八糟的。我很忙,不奉陪了。
记: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李:讲。
记:最后日本人上船的时候,您说:鬼子上船了,就算淹死在太平洋也不管我们什么事?请问从连云港坐船到日本要经过太平洋吗?
李:当然不。
记:那么为何说这话呢?
李:我把参谋长那份印颠倒的地图给他们了。
记(黑线)...
4 ) 纪念三营长!我真信了你的邪!
若不是因为喜欢三营长,根本都不会继续看!要不是因为看到最后,浪费了时间和心情,根本连骂都懒得骂!剧情太弱智太变态了!为了救一个小司令员的老婆,连大司令都出动了!关键害死了我们优秀的三营长!而且变态导演把三营长的死设计的那么惨,那么傻,临死还说半天。最后还站起来中一枪!气死人了!后来把我哭的稀里哗啦!不是煽情删的好,只是因为对三营长有感情而已!三营长牺牲后,这剧就该结束的!我认为后面全是多余!这么垃圾的片子是不该看的。只是它仅仅有那么一点点好看的地方,被拆的零零散散。和一堆垃圾变态剧情一起。断断续续拖拉看的最后,越觉得是个烂片!
5 ) 水王
把肖申克的救赎灌了水就是越狱第一部,万人捧臭脚;把兵临城下灌了水,外加点团长的边角余料,就是顺溜。顺溜顺溜,真是沾了三点水的福,就是个水王。
本来是10集就能搞定的剧情,就这样被淹没在汪洋口水中,陈大雷和三营长这类的搞笑人物说两句也就算了,偏偏王宝强还没事翻着大白眼仁,露出满嘴锋利的大白牙出来呱噪。其中还夹杂着各种仿佛是讯飞出来的日普,真是折磨人啊。说说问题吧:
1.编剧朱苏进完全没了《醉太平》中的肆意和张扬,只剩了点让人无法理解的高傲,连王宝强这么木讷忠厚的孩子也玩起高傲,谁也瞧不上了,我还能说什么?另外,此剧的大量桥段都承袭了兵临城下和团长,毫无新意。
2.陈大雷的指挥才能很值得怀疑。他当司令员之前,六分区尚有一个还算齐整的营。第一次在小黄庄,本来人就没有多少,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按照我军一贯的打法,就应该打个伏击,大部队转移就完了。陈大雷非得迎头痛击,被围了也不组织突围、派人出去寻找援兵,自己挺着硬抗,真把新四军当远征军用了?
3.陈大雷和国军联合作战,自己明明没什么家底,非跟人吹牛自己有五个团。深入敌后200多里作战,不做预案,不向大司令请示让别的军分区援助,就领着那么几号人冲过去。别说国军不可靠,就是可靠,您那百八十人够鬼子一个联队啃么?恐怕国军救援没来,自己就先挂了。
4.日军一个联队4000多人,敢追着国军一个师的屁股猛打,你陈大雷两个连,满员了才200多人,除了守住阵地还能发起反冲锋,跟鬼子磕了一昼夜。我们的战士真是强啊,比美军还强,光靠三八大盖手榴弹,外加几挺捷克式一挺马克沁,就敢跟一个联队的叫板,凭这个打法,抗战估计打个两三年就完事大吉了。
5.最让人难以忍受的,不是以上的问题,毕竟我们的抗战片一直以来就不把鬼子的战斗力当回事,随便挑个八路战士就是抄着大刀横扫一片的主,已经见怪不怪了。
最主要的问题是,编剧把现在某些军人的习气带到了电视剧中。我们的指挥官痞一点没什么,但是三营长那种见了司令就拍马的嘴脸很让我作呕。另外顺溜春风得意混了个小排长,就开始指使战士又是擦枪又是洗衣服铺床的,还因为一双干部鞋洋洋得意。很难想像如果我军都是这种干部,是怎么打败腐败的国军,没等打国军,搞不好自己就先烂了。
其他若干弱智的细节,请大家挖出来,大家一起分享 :)
6 ) 顺溜经典语录!
"我真是信了你的邪呀,枪都不会拿,讲起射击来一套一套的”
“老子真是信了你的邪,排长向文书报道,还跑步”
“对对对,光荣的死球了!”
“你一个马屁能拍两次,两次都还不一样!”
“这是东洋马的马粪,乡下那些土马,绝对拉不出这么精神的粪……”
“晴空一声霹雳响,老娘生下陈营长。”
“顺溜啊,顺溜啊,那要是在水波梁山,那就是小李广花容啊,张弓搭箭,那就是百步穿杨啊。”
“不要出声,不要动,动一动你小命送”
“天上一个大雷,地上一个二雷。晴空一声霹雳响,轰轰烈烈搞一场”
“傲得像飞机,犟得像头驴”
“你家族上好歹也是教皇帝的,虽然教着教着把人家的江山给教丢了”
“翰林真厉害,连地球是圆的都知道……地球在哪儿呢,我咋看不见呢?”
“兄弟,你知道吗,我要写检讨书了,是书面的,这我必须得穿上军装啊。这写检讨就是学文化,学文化我不能光个膀子吧,光膀子太没文化了。”
“标题:检讨。我参军大半年了,但是思想觉悟没跟上,组织纪律涣散,我有个人英雄主义、流寇残余,如果不思想悔改,必将成为新四军的败类,被革命队伍所抛弃。钦此。”这段话一定要看动态的,一脸兴奋和荣耀的顺溜天真得让人忍俊不禁,“钦此”一词暴露了他完全处于混沌的真实状态。
“就是天崩地裂、生死存亡,你也得服从命令、完成任务。”
“这是个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当然光荣在于平淡,艰巨在于漫长。”
“我生是新四军的人,死是新四军的鬼。”
“这是司令发给我的枪,他命令过我,人在枪在,人亡枪也不能亡。”
“鬼子杀了我们那么多人,现在打败了,枪一扔不打了,回家。连畜生也要回家,他们凭什么不打。鬼子都可以回家,可我的家呢?”
“你们的战争结束了,我的战争没有结束”
“这枪是从你心窝子里长出来的,枪瞄准的时候,天塌下来你感觉不到,地陷下去也不关你的事。你的呼吸,你的眼睛,你的心肝,你的性命,统统都长在这枪杆上。”
不是模式化的英雄,是悲情真实的英雄
终于能打上“看过”的标签,不容易,我喜欢这类以台词取胜的剧儿,我真想对豆瓣上吵着说抄《兵临城下》的傻×门竖一个中指,你丫的吃过大排了,那是不是这辈子就不准备吃小排了??
只有悲剧才能打动人心,才有人性,才真实
第一集真惊艳哈哈哈哈哈哈,一个乌龙的士兵把子弹打在我方自己司令的脑袋上。陈大雷司令演得真好!编剧老师台词写得太生活化了,好好看。更新一下吧。看了2天刷完26集,看到结局真的快哭死了。后面几集太残忍了,让顺溜亲眼看见姐姐被强奸,姐夫被杀害。看到仇人而不能开枪,最后却死在一枪不打日本人的国军手里。前面有多欢乐,结局就有多悲痛。为了大义与成长,牺牲小人物的命运,这值得吗?
不错
一个智商也低情商也低的小子被冷血司令培养从冷血走向更冷血的故事
到后面看哭了
三营长 可爱^^
张国强只会充大个。
真的很喜欢王宝强演的这部剧,感觉他演什么像什么,之前看过一遍,多少年前的电视剧,现在回过头再来看仍然满满的喜欢。中国电视剧如果一直保持这个水准何愁收视率呢。虽然是抗日题材的片子,但是却不同于现代的抗日雷剧,每一笔每一个人物,每一个细节都描写的很到位,真的少有的好看的电视剧。百看不厌。
是大家的要求太高了吧~我觉得还不错。
延续了许三多的角色性格,突破不大!
傲娇司令~你好萌~~~
顺溜和营长的兄弟情义还是很好的结局顺溜的死让人很无奈!
整体看过之后,感觉还是有些可取之处的,尤其是最后的无奈。
人物塑造比较好。政治气味淡薄,很不错。只是,顺溜的姐姐一家死那段完全可以避免,却发生了,有些太刻意了。
有个2B叫顺溜。。。
我喜欢三营长,不喜欢陈大雷
有点扯,那个营长很好笑!
这部片子里,喜欢上了三营长~~